登录
 首页  单位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魅力北溪湾
党的建设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新闻资讯
安全生产
视频专区
信息公开
健康管理
健康体检
文化建设
中心文化
老干部风采
岗位风采
政策与法规
报刊园地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专题学习 老干部党建 党组织建设 群团组织
老干部党建
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 | 曾宪仪:用歌声点亮心灵之光
来源:营养膳食科 时间:2025-08-04     点击率:27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2025年,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整整80周年。现年95岁的广东省社科联离休老干部曾宪仪生于香港,其童年正是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中度过,见证了一个民族在危难中的觉醒。1941年12月8日,日本空军轰炸香港启德机场和停泊在香港的英军舰船,炸弹如暴雨倾盆而下,瞬间撕裂了整座城市的宁静。18天后,香港沦陷,进入长达3年8个月的日占时期,这是中国抗战史上,被侵略者铁蹄践踏的一隅,也是千万同胞浴血抗争的缩影。期间,日军实施严酷的物资管制,饥饿与疾病导致超40万港人逃离或死亡。面对饥荒,她和家人只能在天台种番薯,番薯被偷就嚼番薯叶,最后只能靠掺着观音土的木薯粉果腹。那带着浓重土腥味的粉末又咸又涩,吃下去腹部发硬,她还亲眼见到邻居因无法消化观音土而殒命。可即便在这样的绝境里,街巷间、隐蔽的阁楼中,总有人低声哼起《义勇军进行曲》,那歌声里没有绝望,只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决绝,仿佛吹响了激励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号角。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近期,曾老来到事务中心康养。访谈中,谈及往事,她有感而发,突然挺直脊背,用略显沙哑却依旧有力的声音唱起《国际歌》。80年过去了,但旋律里的力量却丝毫未减。中学时老师的爱国教育,使她坚定地将自己投入集体里,坚信能用集体的力量来改变人生,改变社会。她明白,个人的苦难从不是孤立的,只有汇入时代洪流,才能冲破黑暗。那时的她爱读诗,却在祖国建设急需会计人才时,毅然拿起算盘。在党的指引下,她加入了港九树胶塑胶业总工会,看到冯强胶鞋厂的工友们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依然团结互助、坚强斗争,使她深受教育。于是,她白天帮助女工争取权益,建立互助资金会;夜里就在昏暗的油灯下教大家识字,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等爱国歌曲。看着大家听到那句“我们万众一心”就能让颤抖的手重新握紧,她渐渐懂得,那些在废墟上响起的歌声,是戳向敌人的利刃,是捆紧人心的绳索,是点亮心灵之光。当香港街头的抗争与太行山上的游击战、淞沪战场的冲锋号一起共同奏响了全国抗战的交响曲,无不令人感受到这激昂的歌声里,既传唱出国人不屈的心声,更表达了整个民族“不做亡国奴”的呐喊。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80载春秋流转,硝烟早已散尽。望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曾老的眼神温柔而宁静。“每每看到广场上奔跑的孩子,看到年轻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便漾起无限欣慰。当年那些跟着我唱歌的孩子们,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我们的歌声曾于炮火中穿越硝烟,于废墟上点亮心灵,既是往昔血肉熔铸的见证,更是今日和平的地基。”


图片1(1).png


曾老的歌声里,藏着一代人的心跳与呼吸,一个民族穿越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密码。她引领了一代人用歌声磨灭苦难,用音符书写历史,用旋律唤醒使命,展现了中华儿女在危难时刻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值得年轻一代传颂、继承和发扬。


文字:利莹莹 林伟庆

图片:沈陆琴

编辑:连莉娟

初审:罗辉强

审核:邓远云


中心简介| 联系我们| 位置导航| 网站地图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温泉东路130号   联系电话:020-87830688(总机)   传真:020-87838223

版权所有: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   主备案号粤ICP备11002148号    技术支持:永拓科技

 粤公网安备 44011702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