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根据经络腧穴理论及中医时间治疗学为基础,在特定时间将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的药物涂抹或敷贴于穴位、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甚则起泡,达到刺激穴位、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灸类技术。该疗法遵循“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中医思想,在“三伏”开展的称为“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慢性肺气肿、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虚寒性胃脘痛、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虚性便秘等;
3.肌肉骨关节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膝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妇儿科疾病:虚寒型的月经不调、盆腔炎、痛经、产后身痛等妇科疾病,小儿体虚易感、遗尿、消化不良等证属虚寒者;
5.亚健康状态: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免疫力低下、易疲劳、阳虚体质人群等。
三伏天灸的禁忌人群(请提前咨询医师)
1.孕妇、月经期女性、1岁以下幼童;
2.严重皮肤病患者、皮肤明显破损患者;
3.疾病急性发作期(如发烧、咳喘剧烈等)者;
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
5.阴虚火旺体质者;
6.实热证者;
7.对外贴胶布或药物过敏患者慎用。
2025年三伏天灸时间安排
初伏:7月20日
中伏:7月30日
末伏:8月9日
三伏天灸贴药留置时间
一般情况,成人以30-60分钟为宜;14岁以下儿童不宜超过45分钟,可根据年龄相应缩短贴药时间,但不少于20分钟;老年人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2小时,均以皮肤所能感受或者耐受的灼热感为度。
三伏灸的注意事项
1.饮食忌口:贴药当日戒酒,宜清淡饮食,不宜食用辛辣、海鲜、蘑菇、牛肉、芋头等易致化脓食物,避免进食生冷食物。
2.贴药反应及处理:贴药后皮肤轻微烧灼感、刺痛感、出现局部红晕,均属正常现象,必要时可外用皮肤软膏以减轻不适症状;贴药时间过长出现皮肤红肿、瘙痒、水泡,应避免抓破;若水泡溃破,应保护创面、避免感染,必要时前往医院处理;若出现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并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处理。
3.其他注意事项:贴药时皮肤保持干燥,贴药后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出汗致药膏脱落,避免进行冷水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
欢迎前来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温泉医院门诊大楼三楼针灸室开展三伏天灸!预约咨询电话:020-87838376。
文字:陈淑敏 廖玮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连莉娟
初审:余文浩
审核:邓远云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温泉东路130号 联系电话:020-87838567(总机) 传真:020-87838223
版权所有: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 主备案号粤ICP备11002148号 技术支持:永拓科技